什么看待上海2016年3月25天宣布之房地产调控新政
重磅!房地产调控“沪九条”公布,一图读懂楼市新政 上海《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25日公布,《若干意见》要求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从紧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如何看待此政策对未来上海房价的影响?个人是刚需买家,在近几个月房市疯狂涨价后有所犹豫,这次新政落地后是否是更合适的买房时机?
上海新政给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关上了门。
普宅市场:
外地刚需们,社保要连续缴满5年,无异于对这些普通住宅群体大部分关闭了门。
改善市场:
上海基本上所有的改善都属于非普通住宅,新政下,非普住宅首付比例不低于70%,毫无疑问,新政抑制了投资投机行为,也对大部分正常的改善群体关闭了门。
豪宅市场:
SHZF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对单价X万以上的项目不发放预售证,豪宅市场几乎没有新增供应量,直接在供应端就把门关了。
不愧是史上最严楼市新政。
有破解办法么?
拿外照,为买房。
去年,SHZF放开限外标准,所以你可以到国外拿个绿卡,在上海买房。
众筹2000万,拿户口。
去年,SHZF曾计划对那些创业人才进行户籍放松,据说拿到A轮投资的创业者可以直接拿到上海户口。2000万,如果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话:在网上众筹10个想要上海户口的人,10个人注册一家创业公司,每人占股10%,找家P2P公司贷款2000万,为期三个月,投进创业公司,然后10个人拿到户口。把人逼急了,或许真有这样的代办公司出现,不错的发财门路。
XX代办,包装费X万
据说,上海这些年一直存在着一些秘密的渠道,能把不够格变成有资格。这个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是很懂,但似乎很多人都懂……
珍惜你的上海朋友
机智的网友算出了一笔如何用婚姻规避5年社保的账:先和老婆离婚,再和房东结婚,加自己名字去房东名字,再和房东离婚给房钱,最后和老婆复婚。总计费用离婚29元结婚9元加名字80元去名字80元离婚29元结婚9元合计236元。
当然,现在连9块钱的结婚证都可以省了。所有的操作在法律程序上没有任何的漏洞,且合理的避开了一切税费。
呵呵,似乎办不到啊!
还是,
要么等,等了之后可能还是一场空。
要么回家去库存,响应中央号召,做听话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我是苗条的分割线---------------------------------------------------------
这些天还是在一直关注这个限购的政策,毕竟后续的影响一直在啊!
今天从宏观的方面说这个限购的逻辑。
政府限购主要限制的是外地资金购房的问题。这个确实得好好管管了,绝非歧视一词能简单解释的。为什么?举个栗子。
最下家是一个毕业没多久的年轻白领丙,买了乙的房子作为婚房,花了400万(来自三线城市父母筹的250万+贷款150万)。
乙卖房后买了大勇的600万房子(400万的卖房钱+贷款200万)。
大勇买了富人甲1050万的房子,贷款750万(其中300万用于投资)。
富人甲卖房套现,带着1050万移民澳洲。
看这条食物链,买房的丙来自二三四线城市,一般而言,其首期由父母给,则父母在二三四线城市的财富转移到一线城市,成为一线城市房价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一线城市的财富聚集过程就像是吸星大法,不但吸走了二三四线城市资金,也吸走了能赚钱的人才。户口的限制像是个巨大的罩子,保证吸来的财富不流失。
当所有人聚集在大船的一侧,大船就有倾覆的危险;楼市也一样,只有财富均衡的分布在各个城市,中国楼市经济才能得以持续。中国只有四个一线城市,其中深圳和广州很有可能在近年发生融合,也就是说,只有三个财富聚集区域。这对于偌大的中国,想要依靠这三个区域反哺中国所有的三四线城市,很有些不堪其重。毕竟内地的三四线城市居民财富,仍然在加速转移至北上广深。而北上广深,也不过是富人套现离场的一块跳板而已。
看这样的食物链,想,政府限购的初衷是对的,然,限购期满后,该买的还是买,该涨的还是涨。
三月初房产新政就已经放出风来。本周前几天基本上都知道今天要出,所以昨日上海楼市上演最后的疯狂。前两天流传最广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来自财新,一个来自21世纪经济新闻。
财新的版本:
第一,将可能按照“认房又认贷”的原则界定二套房,但这取决于银行的执行力度。
第二,非普通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将提升至不低于70%。
第三,首套房贷款利率要求严格执行最低九折优惠。
第四,对于非上海市户籍居民,缴纳社保及税务的要求将从2年提高到5年。
21世纪经济新闻的版本:
第一,房贷利率折扣统一上调为最低9折。
第二,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第三,二套房政策中,严格区分普通和非普通住房。
对比今天的最终版本,可以发现其实是从严取了两个流传版本的合集:社保连续五年不能断缴补缴;二套房严格区分普通非普通,认房不认贷,比例分别为50%、7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房贷折扣统一上浮到九折并未出现,看来银行算是扳回一城,聊胜于无吧。
新政最重要的有三条。
第一条,基本上是讨论最多的,毕竟要买房的外地年轻人最多,又是所谓的刚需主体。老老实实工作五年,不能出任何幺蛾子,除非找个上海对象。这一条基本上就锁死了多数大学生。对于这部分群体,政府目的很明确:老老实实本分工作,早点结婚生娃,从家庭和生活两方面为上海的老龄化填社保窟窿,不然走好不送。
第二条,明面上是普通非普通,实际上都是非普通。因为按照上海现有的成交价基本都是非普通住房(请问内环450万一套的房子去哪里找)。上海置换房率全国前列,这下很多改善型需求也歇菜,尤其是置换到一半刚卖还没买的(置换周期最少也要3个月),基本就是天降一刀,连退路都没有。已经落地生根的想改善的,这下基本没戏。而且不管你本地人还是新上海人,统统一刀切。影响更大的是本地人,毕竟本地人两套房的不少;同时针对大户型,外地人买不了,本地人也别想买,挤挤得了。
但是,真正下狠手的,实际上是讨论甚少的第四条!第四条中明文规定:进一步加强交易管理,将住房限购审核从房产登记环节前置至交易备案环节。这不显眼的一句威力远超前两条!对于外地人,五年还算有个头,实在不行一走了之;对于本地人,改善型需求还能忍,至少现有的没问题。那么对于炒房团,基本就是核打击。只要是一手房,交易完成与产权登记是可以脱节的。炒房团在大量购买房产后,并不会去办产证,而是在全款付清后再进行投资交易,直到找到非投资下家并由其去办产权。房子只管买,大不了不办产证,限购就落不到你头上,因为之前交易备案是在房产登记环节。现在好了,二套审核挪到交易备案前,想大量囤房?不好意思,二套以上不给你备案,有钱也没法签合同。这条看似不起眼,其实影响最大。
以上三条是沪九条最大重点,至于剩下几条,坦率讲口号性质较多,影响不大。
一句话,刚需、改善型需求、投资型需求,全方位差异化精准打击。史上最严,实至名归。
最后说句,在史上最严新政中九折利率相关条款的消失或许是一种转变。大胆预言一下,房产税已经胎死腹中。不多说了,大家拭目以待。
关于中国经济及房市,提供一下我过去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6 年初上海房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 白心子的回答
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 40% 和营业税起征年限降至 2 年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 白心子的回答
百晓知道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这是创业的最好时机吗? - 白心子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