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个人投资中,发生什么样似
本题来自百晓知道圆桌 - 理财达人,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1、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避免受到欺骗。 2、这不是一个行业知识科普帖,没有必要把知友看成小白,各行业从业人员请自重,谢谢。 3、请自觉避免各类洗脑式、为误导行为刷白洗地的回答,如有,欢迎大家运用举报和点击没有帮助。
1、银行理财。防银行理财话术比较简单,主要注意几个关键点:A 购买日离销售日有多远?如果一个产品期限一个月,但是你购买日离起息日还有5天,那这个产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收益率需要打个折才行。B 分清楚工作人员说的收益率是他估计的收益率还是写到产品说明书里的收益率。C 区分清楚到底买的是不是银行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从业人员会将保险当银行理财卖。D 区分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比如中行的理财风险评级分为五级,前三级都不需要担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类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基金。 作为一名天天和基金打交道、不断向客户推荐基金的从业人员,我的基金“话术”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整个基金市场而言,其实这几年还是取得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样伴随着许多问题,比如基金一线营销人员存在较为普遍的“话术”,有时甚至也有谎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对风险的揭示以及对收益率的演示。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我想还是下次专门起个问题来说。
3、保险。 保险可以简单分为保障型和储蓄型保险。储蓄型保险又叫理财型保险,基本属于理财产品收益范畴,附带的保障功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我看来,凡是储蓄型保险,除非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下有特殊需要,一般是不建议做的,因为它“两不像”。论收益,收益不怎么样,论保障又太弱。 这种类型的保险五花八门,但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收益率差别不大,保障也很弱。我曾经专门测试过多款看起来不太一样的产品的收益率,最终发现:不同保险公司的实力、从业人员素质可能有较大差距,但是他们雇佣的精算师绝对水平一定非常接近:算的都太准了,不会让你占便宜的。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有特殊需求和背景下需要选择,否则还是回避各种推销就可以了,因为他们说的都是最终离不开一个背后的本质。 通过其他理财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再从理财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去买纯粹的保险,这种自己组合的方式要比保险公司的直接组合效果要好的多。
微信公号:价值发现者(jzfx01),发现投资价值,分享投资机会。
纯金融投资品(基金、银行理财等等)比较简单,猫腻也都容易看出。
这里单说猫腻最多的保险。
然后也不打算列举国内的种种猫腻,毕竟我自己不是国内的从业人员。这里仅是从通行理念上进行分享,让每个人都能明白,保险到底是什么。且个人确定,下文中涉及的“理念”,是不可能被所谓“中国国情不一样”的说辞推翻的。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
以上所说的“不论什么样”,就是很严格的“不论什么样”。不论是否是储蓄型/投资型/市场指数型/分红型还是什么;不论对应的风险是医疗,还是人寿,还是万能,还是什么...统统适用。且实话实说,中国现存的所有保险产品的基底,基本上都是跟美国学的。
--------------------------------------------------------------------
第一部分
保险的核心意义,有且只有一个:用人群统计规律支持的小资金杠杆,来对冲个人的重大财务风险。
用“肺癌”这个重病来说明。假设,统计上表明,特定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是千分之一,肺癌发病后的医疗费用是每人100万人民币。在此基础上,一个担心自己或家人发病的人,可以做出三种选择:
1,提前攒够100万,随时应对突然而来的疾病
2,裸奔,得病了等死
3,加入一个由与自己情况类似的1000人组成的人群,统计计算得出会有一个人得病,医疗费用100万,这1000人平摊,每人出1000块,来为这个人群中不巧得病的倒霉鬼买单
而选择3,就是一个典型的保险。在阅读上述假设的过程中,你我其实也扮演了最简易精算师的角色。在这种安排下,每个人都能用1000元的小资金,撬动100万元的预备金,为自己潜在的风险买单。
显然,在这种安排下,每一个投保人,都仅使用经济利益的丧失(1000元),来获取风险所带来的财务冲击的降低(100万元医疗费)。而这种安排下,并不存在一个典型的金融投资交换:用现在经济利益的让渡,来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必然流入。
--------------------------------------------------------------------
第二部分
之后,人们很快发现了保险产品的一个问题:不同人群对于同样一个风险,风险的大小是不同的,且风险往往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如重大疾病,如因病身亡等等。每个人都只希望为自身对应的风险级别买单,而不愿意为风险更高的人买单。结果就是,不论是重大疾病还是人寿保险,年轻人的保金,通常都比年长者便宜。
这对年轻人自然不是个问题,但对年长者却是个大问题:越是风险大的人群,越需要保险;而越是风险大的人群,保费也越贵,贵到让人负担不起。
世界在发展,产品也在发展。保险公司看到了人们的这个需求,想到自己也算是金融机构,有投资管理能力,才设计出了各种“有投资份额的保险产品” -- 平时大家听说的所有投资险/分红险/储蓄险/指数险/万能险等等,都是这种产品。
其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依然是拿“肺癌”举例:
假设20-30岁的人群,肺癌发病几率比较低,对应每人保费只有好比200块钱。但统计表明,这群人到了40-50岁,肺癌发病几率会显著提升,纯精算计算,届时每人保费需要1000块钱。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跟20-30岁的人群说,既然你们打算对冲肺癌发病的风险到40-50岁,按现在这种趋势进行下去,你们早晚需要交1000块钱才能对冲这种风险,且那时候如果不得病,这1000块钱就全部打水漂了...不如我们这样吧:你们现在别只是交200块,你们现在就交500块。200块为你们对冲现在的风险买单,多出来的300块,进到我们公司的险资池里进行专业化投资管理,份额还算是你的。这样,等你到了40-50岁的时候,你那100万的肺癌风险,其中的好比50万,已经由你当时在我们公司险资池的份额保证了,于是你只需要对冲剩下那50万的风险,就便宜得多。而如果你始终都没得肺癌,等你到了特定年岁,你在我们公司险资池里的份额,还能返还给你,或者留给你的家人。
于是,在这种安排下,保险确确实实有了“投资”或者“储蓄”的内容。但依然,这种投资,其设计目的仅是为了降低你需要对冲的风险金额而已。
--------------------------------------------------------------------
第三部分
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需求:我进入了一个有投资份额的保险合同中,长期对冲了某种风险,同时进行了长期的投资/储蓄,但风险始终没有发生,于是我也始终没有变现。到最后,或者,我的这些“投资”的结果,都给了我的后代(如人寿);或者,直到很晚我才能兑现。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在长期的保险合同持有过程中,就能多少开始用我的投资份额部分;甚至,如果我随时退出现有保险合同,也能拿到一部分资产?
世界在发展,产品也在发展。为了应对这个需求,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在有投资份额的保险产品基础上,设计出了“现金价值/cash value”这个概念。而中国大陆/香港在卖的几乎所有主流保险产品,所谓的“投资回报”/“分红”对应的部分,都是说的“现金价值”部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历史资料表明,某个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回报率是好比5%,这个数字,并非你在此产品中对应险资池份额的长期投资回报率,而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在其险资池长期风险收益特性的基础上,考虑到被保险人群的风险、赔付,再考虑公司的运营成本(工资、佣金、广告费等等),人工“算给你”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反应的是公司的精算假设、风险考量和经营战略,可高可低,且跨公司跨产品并不可比。A公司给你的现金价值比例高,有可能是因为A公司经营险资更棒,或费用控制更好,但也有可能是A公司牺牲赔付风险的临时性市场策略,于是对应的其实是更有风险的产品。
--------------------------------------------------------------------
第四部分(此部分与中国无关)
在美国等国家,个人税收比较健全,于是带有投资/储蓄份额的保险产品,又有了额外的功能:税收规划。首先,如果一个人投资的是基金,其每年的资本性利得都需要交税。美国国税局给包括保险在内的长期金融资产额外的税收优惠:你账户里的投资份额,每年的资本性利得,可以先不交税,而是放在账户里面再投资。其次,美国的遗产税比较重,多于大约500万美金的遗产部分,遗产税差不多有50%。而人寿保险的赔付,不算是遗产的一部分。于是,美国许多预期自己自然死亡后留给家人的资产超过500万美金的人士,会提前养着一个大额人寿保险合同以规避遗产税。
这部分与中国国情不一样,就不多说了。有关美国的财务规划的一切,直接看这篇文章即可:
人在美国,如何成为中产阶级,成为中产阶级之后如何理财? - Fan Francis 的回答
--------------------------------------------------------------------
第五部分
如第二部分所述,你每期所交的保险费,其中的一部分,直接进入了保险公司一个很大的险资池里,由专业的投资人进行管理。但也有一些有投资份额的保险,你每期所交的保金,进入的并不是险资池,而是保险公司自己或委托第三方管理的基金。这方面的具体政策,各国多少有些差别,就不谈那么细节了,有兴趣可直接阅读第四部分中的链接,里面有更详细的讨论。
而“险资池”和“基金池”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规模要比后者大得多,投资标的的限制也比后者小得多。在美国,一个典型的大型保险公司险资池大多上千亿美金,而其中的投资标的,基本上就是“这个地球上你能想象的到的一切”;而一个典型的共同基金,规模在几亿美金至几十亿美金不等,投资标的基本上也局限于股票和债券。于是,长期看来,前者的风险收益特性,要比后者强得多。
而有关这部分猫腻的个人建议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如果你确定需要有投资份额的保险产品,保费进入险资池的产品是首选,甚至是唯一选。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个保费进入基金池的产品,通常情况下,更棒的选择是:如果你确实需要这个保障,购买第一部分中所说的“纯粹的保险” + 一个合适的基金;如果你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保险,应该去投资一个基金才对。
至于哪些保险产品的险资是进基金池而不是险资池,要看具体合同细节。单从名字上强行判断的话,类似“指数险”这种东西,显然是进基金池的。常见的“万能险”也很有可能是如此。
--------------------------------------------------------------------------------------------------------------------------------------------
总结:
在中国,只有有如下需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个人,购买保险产品才有意义
1,确实需要对冲特定风险(参考第一部分)
2,(仅对应人寿保险)打算将保险产品持有至自然死亡,从而让家族能享受一流保险公司险资池的长期优秀风险收益特性(参考第二和第五部分)
3,非常厌恶风险,且对流动性要求不高,于是喜欢现金价值对应的人为低回报低风险(参考第三部分)
4,中国未来可能的与保险产品挂钩的税务规划需求(参考第四部分)
于是,如果一个人,既不需要对冲什么风险(如,所在单位给医疗买单),也没打算通过保险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对保险产品现金价值那种低回报低风险低流动性的特性也不感冒,那么,任何保险产品都不要碰。
事实上,我建议一切想要签一个保险合同的人,都能在签字前,用最审慎地态度去想了又想:这玩意儿我到底需要不需要?
(这件事情在目前的中国,可以直接给结论:保障型保险(第一部分),对很多人都有现实的意义。但储蓄/投资性质的保险,不论是什么公司,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目前几乎没有典型适用人群存在,几乎想不出明显的合理性)
最后,再次强调三遍: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
不论是什么样的保险,虽然都是理财规划工具,但都统统不是金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