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违约的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有什么样? 能




信托公司、私募基金都是100万起投,门槛较高。近期投向非标债权资产的信托、私募基金公司多家发生违约、延期的情况。据我了解,目前有中融信托、中江信托、国民信托、山西信托、中诚信托、中泰信托等信托公司发生延期、违约情况。发生违约的私募基金公司更不计其数,其中钜派投资、诺亚财富、恒天财富等均有出险项目。





违约一般说的是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至于产品发生违约后,能不能兑付,则看的是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处理风险的态度,毕竟只要它们尽到了尽职管理的义务,是没有责任去兑付产品本息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这类产品的时候还是应该仔细研究产品本身的要素,比如说融资人的实力如何,风控条件是否合理等等。其次,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业务,我们所购买的产品最好属于此类,一般风控会做得更好一些,也就是发生违约的可能性更小。再次,我们才是来看他们处置风险的态度,如果有过不刚性兑付的过往事件,那说明一旦你购买的产品发生了风险,你很可能就得自己兜着了。




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了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化解和处置信托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互助资金。截至2017年6月30日,保障基金规模已达1100多亿元。这无疑为化解信托风险提供了一面强有力的后盾。



先说私募基金,基金业协会的网站上有发生违约之类被处罚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情况复杂,私募产品也区别较大,建议重点关注产品本身。

关于信托公司出事的确实有一些,本身风险和收益就是对等的,信托产品等非标产品的收益一般都不低,必然风险相对标准产品要高一些。不能说民营背景信托公司的产品一定风险高,也不能想当然的觉得国资背景的一定都做得产品天衣无缝。就目前来说,信托业的绝大部分信托公司还是会对出问题的产品做兜底和做刚性兑付,大部分结果对投资人来说可以拿回本金,好一点的本金收益都能拿到,但是万一产品出问题,兑付延期是一定的。出过事情的信托公司有国资背景的x诚信托20亿,有民营的x融信托前几天的云南项目,还有长x信托算是民营的吧。除非大股东背景确实弱,如原来的泛亚信托,大股东一般都会支持,一般都会刚兑,毕竟商誉损失才是信托公司最承受不起的。一般来说综合能力看来,央企背景好于地方国企背景好于民营背景。

但是单纯通过名单制管理来指导投资策略也是不科学的,投资非标产品,一定要看产品投资标地,产品融资人资质,产品的信用增级机制,以及产品管理人的风控水平和管理能力,再综合投资人的资金成本,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配置战略,机动的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阶段性配置需求相应做出动态配置调整。

一些重要的资金方比如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以及银行业的表内表外自有资金,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信托计划管理人都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具体到各个出资公司银行,有的公司还会在准入标准上以更高标准做交易对手名单制管理,包括白名单和黑名单法。

我对保险资金相对熟悉,就以保险资金为例。

就私募基金交易对手选择标准来说,保险资金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准入要求是,注册资本一亿元实缴,持续经营3年以上,管理规模余额超过30亿元RMB,成功退出3单项目。早年看来是很高的标准,基本上除了,鼎晖弘毅凯雷黑石,够入围的不多。现在倒是有了一批险资自己出资设立的合规管理人,合源资本,华夏久盈资本之类的。

就信托管理人交易对手的标准是。
(一)近三年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且未受监管机构行政处罚;
(二)承诺向保险业相关行业组织报送相关信息;
(三)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
且不得投资无担保信托产品,不能放流贷,必须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方式投资不可做单一资金方。

具体到名单制,以上都合规也可能被黑名单,比如,x航出事了,渤海系的信托公司都够格,也可能被资金方扔到黑名单。还有的只讲究门当户对,只跟中信信托等穿黄马褂的信托玩。

以上供参考,就其他资金来说过于严苛的标准不现实,一般资金按照险资的标准选交易对手就不用玩了,毕竟险资这种一下扔出20亿以上5年期以上长期大额的低成本资金的变态资金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