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对普通不股民有什么影响?如果有什么样避




最近股市连续暴跌,虽然我不懂炒股,也不炒股,但朋友们天天谈论也知道这个情况。有的人甚至说赶紧买黄金或美元,人民币要变废纸了;有的人也说没有影响。 我想请问,我们这种普通的工作者,平时省吃俭用把钱存在银行里,也不懂投资的人,会受到股灾的影响吗?如果有影响,该如何避免? 也许我股灾这个词不正确,或者是金融危机?或者说是股市这种一直往下跌到2000点,意思我想大家能明白。





一点小小的建议:

1、不要绝对相信你的券商给的消息。

2、不要全仓购买任何一支股票或者基金。

3、一定要有止损价和止赢价

4、要投资股票而不是投机股票

5、怨天尤人于事无补


2015年股灾,是年轻的中国证券史上第一次由杠杆导致的事故。它让市场上的各大参与主体都慌了手脚。股灾能否避免?玄甲金融觉得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股灾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对于有着政策市之称的中国股市而言,政策出台得更有章法对避免股灾的发生或减轻其带来的损伤,或许有着更多的意义。


▍政策出台思虑欠周

股灾过去一周年,各方都应该去反思,不仅仅是二级市场交易者,包括散户、大户、机构,还包括我们监管层都该反思。

我们的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政策市。

政策变动对市场走向有直接的影响,也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股灾的发生当然是各种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包括市场高估值、过度杠杆交易、多空机制不平衡等等,以上都是导致股灾发生的重要因素,每一个因素都值得去研究。然而,在我们政策市的背景下,对于有着政策市之称的中国股市而言,政策出台得更有章法对避免股灾的发生或减轻其带来的损伤,或许有着更多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政策对A股市场有较大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上一轮牛市著名的「530提高印花税事件」引发股市大调整;还有这一轮牛市「119查两融事件」,都引发了市场的大地震。当然,我们并不是怀疑监管部门的初衷,因为,风险控制永远是市场永恒的话题。




市场本身是一个江湖,江湖有江湖规矩,也有其自身内在运行规律。监管部门所认为的风险,其实,每个身在市场中的一员,都心知肚明。而强行破坏原有江湖规矩或者市场规律,特别是在不恰当的时间节点出台一些对市场带来影响巨大的政策,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南辕北辙,带来的是往往是市场各方的不知所措。

玄甲金融翻看了过往的新闻以及监管部门官方微博,监管部门于5月中旬开始通知券商自查配资接口,从时间上看,与6月12日股市创下的高点5178,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6月12日后,市场已经连续大幅下挫多日,监管部门官方微博回应近期市场大跌情况,认为这是市场自我调节。从回应来看,监管部门对形势存在严重的误判。

事后我们发现,配资总体占比其实并不大。玄甲通过翻阅监管部门的微博发现,直到6月29号,监管部门才公布详细数据,包括两融数据、配资情况、HOMS系统接入的客户规模。然而,此时沪指短短几个交易日已经下跌至4000点,市场早已损失巨大,无力回天。也就是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监管部门如果能提早公布数据,让市场对配资问题心中有数,那么,对减缓市场恐慌情绪,肯定有诸多帮助。

另外,从风险角度来说,指数越高,出台政策就应该越小心。2015年1月19号,那时候上证指数在3300点附近,第一波是一线蓝筹拉动,对指数贡献较大。从风险角度来看,其实市场风险并不算很大。然而,清查配资之时,我们股指已经是4800点附近,很多一线蓝筹已经没怎么涨了,只是在高位运行,也就是说,其他个股涨幅对指数贡献更大,既然一线优质蓝筹没有涨,那么,非优质蓝筹推动的指数,其泡沫更大,风险系数更高。

但是,从监管部门对恒生HOMS系统采取关闭举措而言,监管部门对配资的态度就是一刀切。要说监管部门不清楚政策的威力,那是说不过去的。再说,融资是此轮行情的先锋部队,「119查两融事件」引发的股市大地震,监管部门就应该对融资问题对市场的影响应该心里有数。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对当时市场信心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还有著名的「熔断事件」,指数四天四熔断,血流成河。





其实,我们发现,无论从市场风险角度来说,还是从监管部门出台政策考虑全面性而言,都存在不足。玄甲金融认为,除去股市本身问题外,如果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更有章法,股灾的损伤或许可以降低不少。


▍重大政策出台需更小心

对于影响股市的重大政策的出台,格林斯潘的方式,玄甲认为,是监管层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这位跨越6届美国总统,被称为全球的「经济沙皇」、「美元总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在红地毯上受到国家元首一般接待的前美联储主席,对市场出现的问题,极为敏感,特别是市场的信心。

由于其金融背景加实战经验,格林斯潘对市场信心极度敏感,在他看来,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长前景是紧密纠结在一起的,出台政策必须考虑市场的承受力以及信心。

美国发生的多次股灾,包括1987年、1998年等危机,格林斯潘都当机立断,采取措施,防止市场持续下跌。市场有「格林斯潘对策」这个专有名词,指格林斯潘针对防止市场大幅持续下跌而采取的行动。如果监管部门充分考虑了市场信心和风险,那么,出台政策也会考虑更加周全。

此外,在总结股灾一周年的经验教训时,很多朋友都和我聊到,在股市出现问题之时,当时市场一直希望有一位「格林斯潘」式的人物出来对市场表一个态,但是,除了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之外,至始至终,市场都没有出现一位高级别的人物,对市场信心进行提振。

有分析评论到,我们的市场与美国不同,美国股市市场化较高,而市场权威人士对市场的看法,对人们信心的恢复有极大作用,比如巴菲特、格林斯潘这类人物;而中国股市,相对封闭,并且存在官僚作风,一方面缺乏这类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怕担责而不敢直言。如果有此类进行人士出来对市场表态,对抑制股票重挫,提振市场信心,其作用不可忽略。

当然,在救市过程中,国家队的救市方式也招来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政府的救市措施与股灾期间股市剧烈波动程度直接相关。一般而言,股灾期间股市的波动程度越剧烈,政府的救市措施更为直接和迅速,例如在美国1987股灾和香港1997年的股灾期间,股市的单日最大跌幅都超过10%,其中1987年「黑色星期二」单日跌幅达到22%,股市的剧烈波动对投资者心理上造成的巨大恐慌,这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快对股市的干预,减缓投资者恐慌,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在世界历次股灾救市中,政府通常以间接影响为主,而直接入市干预措施相对谨慎。比如在美国爆发的四次股灾中,虽然美国1987年股灾、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过程中股市跌幅都很巨大,政府救市措施主要以间接影响为主,包括提供流动性、降息减税以及救助处于危机边缘的金融机构,但是美国政府均未直接进入股市进行干预。




股灾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周年,但其对资本市场的改革、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玄甲不自量力,不在其位,却忧其心。当前我们的市场,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玄甲金融对未来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相信充满智慧而勤劳的中国人民,定能跨越其中的一道道坎,让我们一同迎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新三十年!



中国股市和实体经济、社会经济运行的关系是多少呢?答案是:零,没有半毛钱关系。
从政策手段来看,国家能够提供的手段已经基本上提供完了,没什么用。
除非接下来国家决定印钞票,新发15万亿把股市硬抬回5000点以上,让全中国人民一起为这次股票下跌埋单,否则这个事情差不多就这样了。
但是,新发15万亿的结果就是人民币体系完全崩溃,猪肉40块钱一斤,这个后果貌似更无法承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