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为什么要做互联网金融产品?




高调向轻资产转型的大型商业地产公司万达集团正式推出其首款互联网金融产品“稳赚 1 号”。该产品投资金额起点千元,以万达广场作为基础资产,募集的资金全部投资于只租不售的万达城市商业广场项目。 项目标的为万达商业地产 2015 年新开工且在 2016 年开业的只租不售的国内城市商业广场项目。投资者可享受万达广场净物业收入及物业增值双重收益,预期年化收益达 12% 以上。 via 万达推首款互联网金融产品 预期年化收益超12%




谢谢邀请

这个题目关注了很久,一直没有回答的主要原因是,写多了会当广告帖子别自动屏蔽的。


@大忽悠贾 ,说的十分有道理,无论从万达内部环境、外部的政府环境都很适合类似万达这样的企业做。也难说下各月20日银泰会不会也做同样的业务。

以下全文引用的信息均为媒体,所以也大家也就不用万信找人了。



本文干货“没有金融产品就没有轻资产,没有轻资产就不会有万达互联网生态圈”



““稳赚1号”只是一个万达轻资产化的开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万达开业了109家万达广场,而在未来十年,万达宣称要开业1000座万达广场——这显然不是万达自有资金可以支持的,它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摘自网络媒体


1.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新增1000座万达广场这事靠谱吗?

毋庸置疑,万达模式的成功在于标准化的复制(80年代的麦当劳);而长期由总部直接管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首先拿地环节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复制可行性看,授权万达平台体系是目前消灭三四线城市各种山寨万达最好的办法,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很多人学了万达模式,甚至研究万达模式,无非是想通过地域发展不均等性,在三到五线城市复制,然后就是“卖铺”“卖铺”“卖铺”“卖铺”“卖铺”“卖铺”.......


如果假设万达可以通过发理财产品来,彻底消灭传统以销售商铺为盈利模式。那么从企业长远经营的角度看,绝对是极好的。万达可以暂时告别一段落“只是求大,不求质量的时代”从而转向“综合坪效”的运营时代。对于招商、运营等岗位来说确实不错,除此之外万科可以更愉快做好“小地块”上的住宅产品,以万达新增的合伙人制度来提升片区优势,考虑到万达效应相信不远的将来万达也会进入三线市场。

面对更加严酷房地产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十分困难,大家又不可能和恒大一样压榨供应商,所以可以遇见的万达和万科实际上是通过联手的方式,更好的消化一些比较“难以下咽的牛排”。

所以这1000座万达不会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恐龙时代的产物,而是哺乳动物也就10万平方米内,一方面是所在地区人口限制,另一个方面则是这样的浓缩出的坪效更高,更适合采用金融手段。(综合体行业会再次上演大润发和华润的帽子戏法)。所以实际上从金融史角度看,任何有长远盈利的价值产品都需要走过这个过程,万达当然也不例外。






2.““稳赚1号”从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

没有金融产品就没有轻资产,没有轻资产就不会有万达互联网生态圈”

“自豪的和别人说这万达咱也众筹过!”

即便没有这个产品,其实中国三到四线城市地下融资(尤其是房地产本地类);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相比购买地下融资产品,至少万达投资产品也算是一个有手续的金融工具,所以这一下子就比靠销售商铺来的“高大上”,房地产销售商品房、还是销售商铺什么的,无非是为了利润。但是从投资角度看虽然购买商铺好像是得到了实际商可以抵押的产权实物,但是涉及到很多后期的问题,反而长期看投资风险更大。

“稳赚1号”在个人理财结构中可以作为一个篮子,所以想想也是投资购买商业地产,总比其它要好理解的多,可不要忘记目前很多金融产品死伤在客户对所投资的产业、产品了解不足,所以很难判断其中盈利模式、风险等,所以很多人只能关注“年化收益”,这个就是我国目前的怪圈,宁可被股市套也不投资理财产品。

如果是35岁以下个人或是家庭实在没有必要买“稳赚1号”,但是如果事业稳定、同时你购买的 “稳赚1号”正好在本地到是可以尝试一下,毕竟就在眼前,也好心里有个数。“年化收益”这个东西自己想想就好了,7年后其实如果出现的可以二次的建仓的机会还是买吧,7年都挺过去的商业应该问题不大了。


3.万达轻资产靠的核心是什么?
招商、管理、运营、结算、四个部分算是万达做综合体已经成熟的核心,而超市、百货、电影院、什么的算是优秀的内容市场,(酒店就不说了要么被人肉了)但是轻资产的关键是信息化,所以“快钱、万信、飞思”也凑数算是IT部署能力了。

可是!!!!!

万达没有和阿里巴巴一样“用户登陆”;所以这已经极大的限制了这个题材的想象力,不过不用担心,微信反正也会准备借壳上A板(只是时间问题估计是2017年下旬);所以收购就是了。回想起当年“万达建筑设计院”意气风发,游艇公司也收入麾下,为此也难说万达下一步会成立如同当年一样“IT公司”而不是一个部门。因为一个部门在集团里说话的能力太有限了。如果快钱顺利的发行各种万达为主的理财产品,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是IT公司成了抉择万达以后运营的核心的体系,以后你们再不主动IT化、用户化,那么快钱就会说00后看不懂万达,所以.............也就别发理财产品了。

2020年万达盈利模式:“发理财-建设-运营回报-发理财-POS-运营红利”

所以从战略角度看,与其做PPT说服各个X总接受互联网的到来,还不如干脆转向让从互联网获利,用事实说话。


4.万达融资的额外目的

腾出资金以便收购更多有利万达发展的产业、题材、项目。

说到底,万达在厉害也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18月模式复制,但是这样速度比“冰与火之歌”更新还慢。实在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感觉。所以无论万达能力在高超,18个月的玩法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

靠猎头的公司拯救万达人才结构,估计就和感冒药一样。猛然的手术也不是好注意,但是万达终究是战略领先传统地产开发商的,上海就是一个栗子,通过收购小团队、甚至控股大型的网络公司、实在不行就买断项目,总比现在要从容的多。

最后以上

欢迎私信。


从三个方面尝试解释一下万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原因和意图吧。

首先是业务发展,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钱的流动,而钱的流动是伴随的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商业发展孕育了金融,就好比淘宝的电子商务交易孕育了第三方支付等等。万达本身的商业生态发展已经很繁荣,期间已经孕育了很多金融产品和手段,支付、贷款、信托、基金、私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万达做金融的资本,总之金融就是从商业中来,就像阿里巴巴借电子商务业务顺势发展金融一样,这也解释了BAT中百度和腾讯的金融为什么做不过阿里巴巴,因为商业生态构建不如阿里。万达地产要盖房子,可以做P2万达、基金等业务,万达物业租户要交租金,可以做保理业务等;万达百货用户要购物交易,可以做支付业务;万达电影要拍片子,可以做电影众筹、私募等等等等,到处都是金融生态,万达不做金融简直浪费。
战略发展,万达已经昭告天下集团将转型轻资产,但是作为几个极为传统的重资产行业——商业地产行业,想要做到轻资产极为不易,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别人的钱盖自己的楼,还要自己说了算,这就要动用金融市场的一些手段了。因为万达的体量很大很大,业务很广,所以这其中的金融操盘必然会有很多利益空间,对于一家有很大野心的公司,肯定会选择自己操刀。仔细看万达这个“稳赚 1 号”,融资成本真是太低太低太低太低了,大家可以研究下。
时代机遇,中国的金融行业从建国时期就一直被政府封闭着,这个行业里一直是国有资本的天下,政府一直尝试金融改革,但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岂能放手,其实力是能够影响国家安全的,就像两桶油的霸道一样,这其中的政府和机构博弈的小道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过一些。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资本的崛起让传统金融大佬不再那么霸道,政府顺势鼓励民间金融发展,让市场倒逼行业变化。这是民间资本发展金融的历史机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这么多P2P平台Duang的一下都出来了,所以万达这个时候发展互联网金融一点也不奇怪,而且万达金融集团选择上海自贸区为注册地,自然是为了政策红利而去,王健林老板不一直都说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吗?这机会怎么能错过?

好了,胡说完了,第一次在百晓知道这么认真回答问题,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