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碧桂园,中海,万科,龙湖,泰禾,保利,
29岁毕业八年,目标项目总经理方向发展,目前在碧桂园机电岗位就职,对比发现自己职业发展过慢,恰逢开春地产水电工程岗工作空缺比较多,就一口气拿下如上5份offer,整个周期花费两周,见识提升不少,现在遇到该是最终下决定的时候,请经验丰富的大佬帮忙指导。 1.碧桂园。待遇中下等,福建项目多,发展快,项目总对我较为器重,但因为项目经理人品不好,工作不开心。因个人表现不错,是否留下等待晋升机会? 2.中海。 待遇中下…
个人选择的话,龙湖—万科/保利—中海
泰禾不熟悉,碧桂园肯定不会选
想必题主应该是属于情商比较高的那种,未来地产内的个人发展我觉得应该是不用担心的了。
说正题,题主让我想到一个人。之前认识的龙湖某城市的住宅研发负责人。31岁,觉得自己的发展遭遇了瓶颈。
他的个人履历如下:建筑设计专业,乙方一年,中南五年,龙湖两年多。也是属于情商一级高的那种,见Offer都能拿。
他的痛点是瓶颈,其实可能在我看来并不能成为瓶颈,因为他才31岁,已经是龙湖城市公司研发的二把手,不可谓不快。然而龙湖有惯例啊,研发总一般是集团从北京外派下来,很少有外来的做到那个岗位。而他的上级才是一个32岁的研发总,市场价值不太高(年纪太轻,经验不是太足,一般公司不敢要)。可能这就是他的心里路程吧。
那时候我给他推荐了至少五家的机会,都聊过了,给的职位不是太满意,一般也就是建筑设计总监,条线的负责人,和龙湖的区别并不大,无非是涨薪多一点儿。其他猎头给他推荐了估计不少于五家,他是属于太小公司不愿意去,大公司给不到职位和龙湖没啥区别。最后他去了福建一家公司,四十强左右。因为这样的公司有发展空间和个人发挥的空间,排名不至于太差,而且他拿的岗位也是福建本地的区域设计总,所以在当地也大有地头蛇的味道。
所以在这里大胆推测一下,你工作八年,就是觉得面临着职业发展的瓶颈,无法上升到工程经理的岗位对吧。市场对于机电工程的有种偏见,觉得难以做到工程经理乃至项目总,一般都是土建出身的人去做,这个有一定道理,不过相比机电设计在设计内的地位,工程已经好多了,毕竟项目上只有安装和土建,其实竞争的范围并不大。而设计则是面临五个专业的竞争。
题主的履历我并不清楚,如果碧桂园或者履历中大公司背景待的时间不长,那么下一段这几家都可以选择,目的是夯实自己的履历背景。地产的出身重要程度相比题主应该明白。这时,这几家无论去哪都应该待至少三年,因为还是待的时间短的话,去了就没啥意义了。
29岁,工作八年,说明21岁大学毕业(如果题主是大专,那我可能就爱莫能助了,学历目前在地产是越来越重要),题主属于智商也兼备,目前有想法突破职业瓶颈,如此再来看这几个Offer。
如果题主在碧桂园待了蛮多年(三年以上),那就是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想到的前提。
碧桂园的项目总晋升应该属于专业工程岗-项目经理(项目工程负责人)-项目副总(分管工程)-项目常务副总-项目总。相对比较长,而且碧桂园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对自己的管培生的政策倾斜也比较明显,题主八年还是安装工程岗应该并非管培生了。题主提到碧桂园的项目总对你不错,这是唯一碧桂园能考虑留下的理由。但碧桂园的项目总,需要考察他的价值(有些功利,不过既然是分析,姑且功利一点儿也没关系):如果这个项目总比较年轻,履历没什么硬伤,那么他的前途会比较顺很可能下一步就是奔着别人的城市副总或者城市总去的,这样可以考虑跟着他;如果这个项目总履历硬伤比较大,虽然他还是可以去一些小公司做城市总或者别的,但你还年轻所以你跟过去对你的职业发展并没好处;如果这个项目总基本属于那种压根不会离开碧桂园的(碧桂园的激励政策还是蛮多的,高管忠诚度比较高),那么留下来无非就是一级一级往上爬,意义也不大,因为碧桂园的平台并没有优秀到非留在这儿不可的地步。
由此,除非项目总的前景很优秀,不然我会倾向于把碧桂园排除掉。
中海龙湖万科这三家的情况类似。中海的安装工程应该你进去给的是高级主管级别(也可能是助理经理级),龙湖进去应该是P5/6级,万科应该是专业经理/高级经理级。不过都属于专业岗位,首先需要越过的就是工程经理的坎儿。
中海和万科又可以归为一类,因为猎头用得少,意味着空降可能性不太高,基本人才来自于内部培养的管培生或者项目合作吸入进来的人才。中海的优势在于老牌,成本控制的理念抠得很死;劣势在于工资待遇低。万科的优势在于管理、流程、标准等方方面面都比较健全,劣势在于去年的削薪政策,年终奖折了不少,合伙人的激励制度更加适合的是中高层。
龙湖是另外一种,因为龙湖至今还在大规模用猎头招聘,颜建国离开龙湖之后,龙湖似乎又要重新回归到规模扩张的道路中去。龙湖的优势在于绩效考核严格,比较能锻炼人,一般能在龙湖以社招的身份升到管理层出去还是比较牛逼的;龙湖的劣势也在于绩效考核比较严格,没那个抗压能力那么可能不要轻易去选择龙湖。
这三家加上华润都属于业界绝对的老牌房企。这种房企的普遍特征是,制度、流程、标准比较完善,他们需要的并非个人有多么出色的能力,而在于执行力,所以即使你背景没那么优秀,去这里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发挥(龙湖稍微弱一点儿,因为龙湖的用人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主要体现在抗压能力上,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喜欢万达的人的原因)。这意味着,这样的企业在大多数人眼中,都会是一个跳板或者镀金的平台(抱歉,碧桂园在这三家眼中,我真心觉得目前还不是一个档次的,不用拿业绩来说话)。但考虑到你已经工作九年,我觉得这种平台价值的意义不那么大。
由此,如果你履历没那么硬的话,这三家都可以随便选,个人建议龙湖,这种抗压能力是通往管理岗位的必经之路,而龙湖比较能历练人。
再说保利,其实保利也是老牌房企,“中华万保龙”,保利也在其中。但为啥我要单拎出来呢?因为保利太特别了,人员稳定度高的离谱。这么说,在一二线城市地产员工的平均司龄2-3年,保利应该是4-5年;三四线城市地产员工的平均司龄3-4年,保利是5-6年;五六线城市地产员工的平均司龄5-6年,保利是7-8年。年薪方面,保利高么,不高。那保利的优势在哪里?
其一,项目周期长。中高端为主,无论自己开发还是合作开发,绝对不做高周转。
其二,资金流稳定,他们的融资成本低到一定的地步了。
其三,国企的口碑,不拿地王项目,不炒地价,举牌到一定价格必须退出。所以没啥轰动性的新闻,基本就属于闷声发财的大房企。
其四,保利一般不空降什么高管,都是从底层员工慢慢培养,长期的文化和氛围熏陶,员工之间感情也比较浓。
可能还有其他没总结的,这些是属于保利的比较明显的特征,不担心没项目做、工资不高但压力不大、人员关系相对稳固,所以这么稳的房企真的很不错。
由此,保利并不适合去!这个转折我是认真的。因为它兼具着龙湖万科中海的老牌房企的特征,同时关系稳固以至于个人职业发展周期太长了。
最后是泰禾。其实泰禾去年到今年的动作不用做太大分析,一个规模扩张中的房企必须经历这样的道路。简单来说,地方性公司-区域性公司-全国性房企,基本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你看看万科的发展历史、龙湖的发展历史、旭辉的发展历史,哪个不是这样。主要基于两点,一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简而言之就是家族式管理的弊病→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中间不需要做掉一些人?不需要挖一些人?所以这个人员流动其实再正常不过。其次是更新换代的理念,周琦嘉离开旭辉就是这个道理,旭辉从300-1000是一个坎儿,周可能就是适合这种坎儿的人;但旭辉目标变成3000了,那周走就不用非得说是什么人事斗争了。泰禾也是这个道理,目前泰禾已经是15强左右,目标也是进十强,人员更新换代也比较正常。所以人事调整并非泰禾的最主要考虑点,相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才更说明这个人比较牛逼。
泰禾的问题在于产品比较单一,我记得是22城56院(数字可能有错),没有其他住宅产品支撑。虽然泰禾有其他业态的产品,但目前的泰禾扩张的城市中基本还是以院子为主,其他业态如泰禾广场、医疗地产等还跟不上这种扩张的步伐。这就有个问题啊,这种产品项目周期长,品质要求高,虽然也是号称高周转,但业绩和绩效体现的不明显啊。别人369或者一年一个盘做完了就出效果了,做得好就升职,在泰禾得多久。而工程岗对于节点的把控是最为明显的,项目快,节点考核的多,你升的就快,说白了就是这样,工程岗对于高端盘需要有项目履历,但没那么重要,正因为泰禾才愿意来自碧桂园的你去他们那里。
由此,泰禾可以去,看你图什么,奔着升职我并不推荐。
最后总结一下,仅是个人选择,参考大于建议。
如果是我,会选择龙湖,一则比较年轻(可以预备三年左右的时间历练);二则龙湖待遇相对偏优,项目优越性也不错;三则龙湖的人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虽然你不一定搞得过士官生,但能接触到不少来自其他公司的人,他们招聘要求不低的;四则最重要的一点,龙湖今年动作比较大,据说是休养了两年之后开始扩张了,也许是颜建国的韬光养晦养够了。